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幼麟传

第四百一十四章 洛阳一夜

三国幼麟传 山药泥饭 4094 2024-04-29 15:19

  诸葛亮袭取陇西诸郡,张合引兵战败,随后刘备如疾风暴雨一般杀入关中的消息,随着长安城八百里加急的信使突围传入魏都洛阳,一时朝野上下,震惊莫名。

   半夜时分,身为留守重臣的司空王朗尚睡眼惺忪,就被儿子王肃匆匆叫醒。

   “父亲,父亲,蜀军已经打到长安城下,朝中重臣都来府门求见,诸臣来势汹汹,眼看要破门而入,孩儿抵挡不住了,还请父亲起身一见。”

   王朗年近六旬,须发皆白,但身子骨颇为硬朗,平日里能骑马一个时辰,闻言后一个激灵,翻身而起,尚不及穿戴齐整,就面色复杂,疾步走至府门。

   府门外,早有数十名官僚围绕,个个皆唉声叹气,面有忧色,一俟见到府门洞开,王朗现身,诸人齐齐围上,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急呼惊叫。

   “蜀军北侵,徒之奈何?”

   “陛下南征不久,便发生这般事情,这可如何是好啊!”

   “司空大人,还需尽快定策啊!”

   王朗半夜被叫醒,本就尚未回过神来,此刻又被吵得有些头疼,他眯起老眼,凝神一看,见前方一人面色清癯,正是侍中刘晔,当下一把拉住,问道:

   “陛下将留守重任交于尚书司马仲达,今日事急,诸位不先去找司马尚书,反来围老夫宅邸,是何道理啊?子扬(刘晔字),你倒是说说。”

   刘晔抱了一拳,回道:“怎么不曾找过?只是尚书府上大门紧闭,无论如何都不愿开门,晔遍观洛阳,唯司空官位最高,这才深夜前来,请您主持大局啊。”

   “什么!国难当头,这司马仲达居然还能酣然高卧?”王朗闻言大怒,振臂高呼:“诸位莫急,老夫这便去尚书府上要个说法!”

   群臣见王朗愿意出头,齐声高呼道:“惟司空马首是瞻!”

   一行人遂高举火把,簇拥着王朗,浩浩汤汤直奔司马懿府邸。

   兵丁叫门三遍,司马府管事只说主人不在,诸位请回,群臣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王朗推开左右搀扶,怒而向前,朗声喊道:“司马仲达,王朗亲至,恳请一见。”

   不多时,司马府门洞开,走出一清朗少年,踱步至台阶下,抱拳道:“原是王司空当面,小子司马师有礼。”

   王朗听他自报家门,知道是司马懿的爱子,稍稍拱手回了一礼,皱眉道:“陛下南征前授令尊以守护重任,今关中水深火热,诚危机之秋也,令尊何故推搪不见?”

   司马师回道:“好教司空知道,家父今日早些时候已得前线战报,入夜前便已入宫中求见卞太后共商大事,故而不在,非是推搪不见,还请诸位海涵。”

   群臣中有一人喊道:“这般军国大事,尚书不与我等商讨,怎得去叨扰卞太后这深宫妇人……这…这与礼不合啊!”

   这番话引起不少人的赞同,一时“是啊”、“岂有此理”之窃窃私语不绝于耳,似要问责。

   司马师却垂目闭嘴,不再发一言

   王朗见他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颇有名门子弟的风范,暗自颔首,决心不再为难,转身道:“诸位,尚书既然已经入宫,我等同去一探便知。”

   当下安步当车,大步往王宫方向走去。

   王宫大门庄严肃穆,有重兵守卫,诸臣不敢造次,推王朗前往叫门。

   王朗走到楼下,整理好衣衫,抬头喊道:“我乃司空王朗是也,请值夜都尉一叙。”

   不过半盏茶功夫,宫门微微开了一道缝隙,走出一员威猛的武将,虎目扫视一圈,警惕道:“司空深夜叫门,不知有何要事?”

   王朗认出来人正是昔日为救曹操而战死宛城的猛将典韦之子典满。其父死后,曹操代为收养,后曹丕登基后,升典满为都尉,护卫宫中。

   其人正直勇武,王朗不敢小觑,抱拳道:“关中战起,我等正要找司马尚书商议对策,闻尚书深夜入宫,故而来寻。”

   典满眉头略舒,低声道:“原是来寻尚书的……不错,他曾来过,不过他方才已经走了。”

   “什么?又走了?都尉可知他往哪儿去了?”

   典满道:“方才尚书的车驾就在此处等候,某探问了几句,车夫说要连夜出城,赶往邺城……尚书离去不过柱香功夫,司空若要寻他,速去北门才是。”

   “原来如此!”

   匆匆别过典满,王朗领着群臣再一次赶往北门。

   洛阳城大,诸人直走得脚也酸也了,不觉有人开始抱怨“尚书这闹得又是哪一出……”云云,反是王朗老当益壮,健步如飞,丝毫不见疲色。

   半路上,途遇一阵马队飞速经过,时洛阳实行宵禁,敢于深夜时分街中纵马,绝对是有要事在身。

   有一人认出骑队身份,惊呼道:“那人似乎是曹洪将军……瞧着方向,似乎是往宫中去了……”

   王朗目送骑队远远离去,捻须心道:“曹洪与陛下有隙,陛下登基后曾被下狱,后贬为一介平民,今深夜赶往宫中,莫非……”

   他心中生出一丝明悟,脚步越快,不多时便已抵达洛阳北门。

   时北门门洞大开,周遭火把通明,一队卫士正在严阵以待,边上有一辆车驾,车夫正在装载干粮。车队前方,一官员身披狐裘,长身耸立,正是诸人寻了一夜的尚书司马懿。

   司马懿显然也见到了匆匆而来的群臣一行,大步相迎,抱拳笑道:“原是司空与诸位同僚来也,请恕懿不曾远迎。”

   一番疾走,王朗气血上涌,面色通红,抱怨道:“好你个仲达,关中大乱,你不在此主持大局,欲往何处去?”

   司马懿扶住王朗,笑道:“懿左右奔走,可不正是寻求破局之法吗……”

   刘晔上前,抱拳径直道:“敢问尚书,可曾有退敌之策乎?”

   稍等诸人喘了几口气,司马懿目光灼灼,反问道:“刘备兵临长安,这当务之急,自然是发派援兵,敢问诸位,洛阳虽有郡国守兵十万,当派何人为将?”

   “这……”

   时曹丕南征,朝中精兵猛将抽掉一空,诸人搜肠刮肚,仓促间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带兵驰援长安——

   正所谓将为兵之胆,强如张合者,统领着虎豹骑和西军精锐,也被蜀军一举击杀,眼下满朝文武,谁敢出战?

   司马懿这一问,顿时问得诸臣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刘晔吸了口气,继续问道:“所以尚书深夜入宫,便是想请卞太后说服曹子廉(曹洪字)出山?”

   司马懿颔首道:“不错,诸位心中,还有能比曹子廉更胜任援军主将之人选吗?”

   诸臣闻言,尽皆默然。

   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荥阳兵败,舍命献马,救驾于危难,随军征伐四方,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

   官渡之战时,留守本阵,击退张合、高览的猛攻;汉中之战时,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是声名赫赫的宗室将领,由他统领援军,确实再合适不过。

   更何况,曹丕即位时,曹洪出任骠骑将军,因事下狱,得到卞太后的求情,免死贬为庶民,说起来,他是欠了卞太后一条命的。

   “原来尚书深夜入宫,是想求卞太后说服曹洪领兵西出啊!”

   相通此节,诸臣对司马懿此举顿时多了几分敬佩。

   又闻司马懿继续道:“懿早已怀疑刘备刻意伏低做小,有鲸吞关中之志,故也留了后手,定下五路侵攻之策,曹洪将军领郡国兵西进是为一路。在此之前,懿已派人连夜传信至凉州武威郡郝昭处,令他起兵袭扰陇西诸郡,领诸葛亮不得分身回援,此为二路……”

   说到这里,司马懿稍稍打住,笑看诸臣或诧异、或惊叹的表情。

   “曹将军领洛阳援军,中路直出,顿兵潼关,可使蜀军不敢全力攻打长安,妙计啊!”

   “更妙的是,有凉州郝昭将军牵制诸葛亮,令其不得全力支援前线,刘备兵力不足,不能同时对付长安与潼关两处,顿兵日久,难免三鼓而衰啊。”

   “尚书真未雨绸缪也!”

   就在诸臣的一片赞叹声中,刘晔忽开口问道:“尚书欲深夜赶往邺城,这第三路,莫非是指任城王乎?”

   司马懿瞧了他一眼,颔首道:“侍中猜得不错,第三路正是任城王也。”

   任城王是曹丕胞弟,曹操的二子曹彰。

   其人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亦追随父亲立下赫赫战功。

   曹丕登基后,他受封为任城王,驻地邺城,手下有一支强劲的骑兵,更有部分河北世家支持,确实是一股强劲的势力。

   诸臣还在回味,王朗却忧心忡忡地问道:“任城王与陛下之间的关系,仲达你是知道的,他未必愿意为陛下效死啊。”

   司马懿指了指嘴巴,笑道:“懿愿凭这条三寸不烂之舌,前往说之。若说得通了,任城王自河东出,由蒲津渡渡河攻入关中,可予刘备当头一击!”

   群臣见他算无遗策,又是如此笃定模样,皆如吃了定心丸一般放下心来,忍不住抱拳恭维起来。

   “此计大妙啊!”

   “尚书真神机妙算也!”

   “陛下将镇守重任交于尚书,真是慧眼识珠呀。”

   这时,一名十岁年纪、长相俊逸的童子来到司马懿跟前,躬身道:“父亲,车驾行李已经准备完毕,我们随时可以出发了。”

   王朗见了,赞道:“想必这位便是仲达次子昭吧?果真生的一双好儿子。”

   司马懿抚了抚司马昭的头顶,笑道:“倒是让司空见笑了。”

   顿了一顿,他朝着诸臣抱拳行了一礼,朗声道:“诸位,事急从权,懿即刻便要北上,就此别过……”

   刘晔打断道:“敢问尚书,剩余两路何在?”

   司马懿阴道:“这两路有碍物议,事成之前,请容懿卖个关子……今日北去,洛阳事务,便有劳诸位了了,请!”说罢,转身上车。

   诸人纷纷抱拳道:“有劳尚书辛苦奔波,祝一路顺风,请!”

   目送车队北上,王朗感慨道:“司马仲达,真国之干城也。诸君,有仲达在,我等尽可高枕无忧矣!”

  海量资源,每日更新,精彩福利视频尽在:https://www.ssa77.co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