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第85章 阳平关

  功曹阎圃的一席劝诫话语落罢。

   张鲁稍作思索,心下就已有答案。

   “不过,师君,圃还是建议见机行事,若能凭阳平关据守强兵,那自不用依附任何人。”

   一番番的话语落下。

   张鲁心下大定,尽数将希望投放到汉中的锁钥之地阳平关上。

   而随着曹操已举众大举南下,此战报也宛若潮水一般迅速往巴蜀汇聚。

   筹备了数月之久。

   此刻刘备方才征调了予以北上争夺汉中的数万精锐之士,以及于梓潼郡筹措了能够食用的数月军粮等一应军械、后勤物资。

   听闻曹军南下的消息过后。

   刘备心知大战的时刻来临,不可在拖延。

   亦是瞬息间心念已决。

   要立即发兵北上。

   紧随着,他立即做出了如下部署。

   他亲自领主力部众北上御敌。

   并以黄忠、魏延,陈到,吴懿等将随军。

   扬武将军,蜀郡太守从旁协助自己参谋军事。

   留守军师将军诸葛亮于成都,总揽全局,处置一应事务。

   之后,又考虑到了南中诸郡的战况。

   担忧届时战端一开,南蛮诸部族又再度复叛。

   思虑一番。

   刘备任命本地人李恢为庲降都督,驻军味县,总署南中诸郡一应事务。

   又接连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将越隽郡撤销,分别划入建宁、二郡间。

   任命吕凯为永昌太守,王伉为建宁太守,负责协助李恢维持对汉、蛮之间关系的治理。

   并调令于夷族间声威极其浓厚的孟获前往成都任职。

   随后,又令李严进驻至犍为郡。

   安顿好这一项项的事务。

   刘备方才意气风发的携主力各部往白水关开拔。

   临发前。

   法正面露严肃之色,郑重献策道:“主公,若想据有汉中全境,则无论是曹军或是我军,重心都会放在争夺阳平关。”

   “此乃汉中锁钥之地,此地若不破,则断能进入汉中平原。”

   这一席无比坚铮的话语落下。

   也自是确立了此次主力北上的作战意图。

   争夺汉中!

   一瞬之间。

   随着曹、刘双方都在大举往阳平关聚集时。

   忽然间,整个川蜀大地上仿佛陷入了一股风起云涌的境地间。

   天下间的目光渐渐往此处汇聚而来。

   阳平关似是成了漩涡中心。

   益州军主力大举北上之际。

   其余各部也相应有了新的动作。

   正屯驻于白水时刻关注战况发展的裨将军霍峻先行携本部部曲出关,沿大巴山脉先期向阳平关进发。

   而张飞所部,此刻聚集在葭萌与汉中边境,发动着民众加紧抢修着被烧毁的栈道。

   以期能够在阳平关破之前建好。

   只不过。

   此处的地势何其险峻。

   烧毁容易,想要重修又何其艰难?

   即便在张飞的亲自监督下,工期并不慢。

   但瞧着其进度,也绝非短时间内所能完工的。

   眼瞧着这一切。

   张飞神情上也仿佛急得宛若热锅上的蚂蚁的一般。

   “快快快,战事一触即发,要是通往汉中的栈道无法修好,那我军可就无法参战以博立功之机了。”

   连日间来,他都出现在现场催促鼓舞着。

   以他的见识,自然知晓此战绝对会是与曹军间的一场巅峰对决。

   而他所处的位置也极其关键。

   若是曹军先行攻破了阳平关,那他就得担负着率兵进驻至汉中抵御曹军鲸吞汉中全境。

   可若是栈道无法修好。

   那就无法大军压境了。

   此举将会贻误战机,恐怕甚者还会影响到大局。

   从私利而言,若是无法修好栈道,那他屯军至葭萌,恐怕接下来的大战也将无太多的用武之地。

   现在白水、江油,凉州一线。

   己方诸将尽数与曹军起了争端。

   以张飞争强好胜的性子,又岂会甘心甘于人后呢?

   随着一日接着一日的持续着。

   从武都径直取道南下,且沿途的氐族部落已无人胆敢阻挡杀气腾腾的曹军。

   徐晃、路招的前锋各部已先行兵进至阳平关下。

   不过徐晃一向身性谨慎、沉稳,并没有选择初至就对关城发动强攻。

   反而是先择一处安营,随后分遣斥候往关城四周予以探查各处地形。

   而他自己也亲领一部亲卫与路招巡视至阳平关外。

   抵足关外。

   一眼望却,瞧着两侧地势险峻,道路狭窄,关城修建于两山之间,且汉水从中穿过。

   可谓是依山傍水而建。

   想要凭强攻破此关实在是太过艰难。

   “唉,先前尚未南下之际,斥候不断回返禀告军情言阳平关易守难攻,现在亲眼目睹,才知所言非虚啊!”

   徐晃一时瞧着那屹立于两山之间的巍巍雄关,由衷感叹了一番。

   从旁路招听罢,也不由附和着:“是啊,此关还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称为汉中屏障不为过也!”

   二人一边迅速扫视四方,一边交流着。

   不一会,还未待守军有所回应,就立即离去了。

   紧随着。

   安排前去探查四周消息的斥候相继回返。

   “启禀徐将军,据小人们的探查下,现在阳平关已北的北山间已经屯有汉中士卒,相继有十余部营垒,首尾相接。”

   “若是我军直接攻关,恐敌军会居高临下从侧翼向我军发动袭击。”

   此斥候说罢,又有人拱手继续回禀着:“没错,阳平关外有南北二山相接,一面防守来自于北面的威胁,另一面则防范巴蜀之地。”

   “此二山构筑了阳平关的外部防线。”

   “这也就令阳平关的防御可谓是坚不可摧!”

   一道道的话语间。

   斥候相继将所查探的军情如实禀告。

   待徐晃听罢过后。

   他随即偏首与从旁的路招商议着:“路将军,现丞相还未率主力大军亲至,单凭我等前部军力恐难以攻克阳平关。”

   “不如你我各执一部征讨敌军屯于北山间的诸营垒。”

   “扫清诸营垒,待丞相抵达后,你我将会是此次伐汉中的头功之臣,何乐而不为呢?”

   徐晃一言。

   可谓是一拍即合!

   二人顿时达成共识。

   计议已定。

   二将自然就并未做丝毫的犹豫。

   立即便各自调配兵力做战前动员,欲开往北山。

   只不过。

   就在二人攻山以后却发现到,攻略山间的敌军营垒,似乎也并不比强攻阳平关城轻松多少。

   概因汉中军掌握了诸多优势。

   汉中各部兵力于山间建了营垒,所屯驻兵尽数是整装待发,以逸待劳之势。

   且还占据了地利之便,可居高临下的阻拦着曹军所部的攻势。

   相反曹军攻山却极为不易!

   曹军士卒需要一边防备汉中军的箭雨、滚石、木的打击,面对着一些高耸的山峦时还需攀爬而上。

   这一系列的劣势。

   几乎令曹军士卒的攻势仿佛寸步难行。

   连续攻城一两日间。

   徐晃、路招二将携部强攻北山诸营垒,尚且还未有丝毫的建树时,丞相曹操已是亲率主力部众抵临。

   听闻主力大军已至。

   二将只得暂熄攻势,提兵返营。

   并如实启禀北山间的战况。

   “丞相,北山与阳平关融为一体,若不先拔除此山中的敌军营垒,我军恐难以攻略阳平关。”

   徐晃此刻一脸流露着严肃之色,拱手沉声禀告着。

   一旁路招经过这两日的猛攻,自也知晓了北山的地势险峻,却又是己方攻击关城必然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一时也是拱手附议着。

   一语而落。

   瞧着自己麾下最得力的两位战将此时面上都不由浮现出了无比郑重的神情。

   曹操也顿时间意识到了战况的严重性。

   随之,他郑重思虑了一番。

   半响后,方才有所决断。

   “既如此,那就加派军力攻击北山。”

   言毕,曹操深吸口气,亦是果决之人,果断的下令着:“懈剽,高祚你二人携本部协助,继续向北山发动大举进攻。”

   “务必要一举摧毁敌军诸营垒。”

   “喏!”

   一席号令传下。

   曹操方才侧首,面露严肃之色道:“公明,此战继续由你居中指挥调度。”

   “多谢丞相信任,晃必幸不辱命!”

   说罢,徐晃面上不自觉间浮现出一丝感激之色,遂连忙拱手抱拳坚铮的回应着。

   随着有了援军。

   曹军攻击北山的攻势自然是声势越发浩大。

   喊杀声接连持续不断。

   此次是由杨柏亲自总署阳平关方面的战事。

   鉴于北山对于阳平关外围防线的重要性。

   且他身为汉中本地人士。

   自然对当地地势熟悉无比!

   知晓若想守备阳平关不失,则关键就是南北二山的防守。

   南北二山其间以汉水相隔。

   分别是阻挡来自于秦岭和大巴山方面的侵袭。

   阳平关城依二山间而开凿。

   只要此二山但凡有一山失守。

   则敌军就将掌控了地势,掌握了主动权。

   可凭借居高临下之势俯视,将关内情况一览无余。

   那阳平关就将绝难保全。

   守山就是守备阳平之安危。

   阳平安,则汉中平原安。

   此一战,不仅仅是决定张鲁能否继续执政汉中郡的关键所在,亦是杨氏是否继续保持汉中豪门望族的关键。

   故而,杨柏也特意令族弟杨任亲驻北山,以防范来袭的曹军所部。

   一瞬之间。

   随着徐晃挥师发动强劲的攻势。

   阳平关外的北山间,战事再度一触即发,愈发激烈。

  海量资源,每日更新,精彩福利视频尽在:https://www.ssa77.co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