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第126章 大事已定

  董允一席话语。

   缓缓道出了关于自己的见解。

   在他看来,处以极刑所付出的代价远不如流放。

   而此时。

   军师诸葛亮缓缓听罢,面上也渐渐露出了些许笑意。

   显然,此言甚合他心。

   “休昭所虑,确为亮所思虑。”

   “诛杀首恶,将其亲眷成员流放至偏远的越隽郡,以示惩处以为震慑。”

   一旦有了决断,诸葛亮也没有丝毫的犹豫之色。

   他面上浮现着郑重之色,一手拾着鹅毛羽扇轻轻挥着。

   随即。

   诸葛亮方才是看向了从旁行蜀郡太守杨洪,遂斟酌着他的意见,予以问询着:“季休觉得呢?”

   此言落下。

   杨洪双目微微分别瞟了董允,以及杨仪二人,遂稍作思索,拱手道:“军师,洪也建议采用流放的惩戒更为妥当。”

   “诛杀首恶,流放亲族之人。”

   “若是后续这些人能悔过自新,不在仇视我军,也可酌情予以赦免。”

   “此举亦能再度彰显我方的仁义之道。”

   “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语落定。

   杨洪也是迅速给出了解释道。

   紧随着。

   诸葛亮又相继问询着府间其余诸人的建议。

   随后,才缓缓定夺了此事。

   诛杀豪族勾结曹军的元凶,流放亲眷成员。

   待此事谈及告一段落后。

   诸人退散。

   诸葛亮此时方才缓缓站起身,是在房里徘徊不定,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而沉思不决。

   他也是查阅到了信最后赵统所郑重吐露的一番肺腑之言。

   “阿统称,孟达不适坐镇东三郡此战略要地。”

   “令我试探即将到来的姐夫,若是姐夫不在那么执意归附曹氏,便可再度表举为掌管东三郡,稳定政局。”

   此时间,诸葛亮不断徘徊着。

   脑海里亦是回想起赵统这番提醒。

   思索究竟该是否相信他的所说。

   一方面,赵统年纪尚轻,他对于人性未必有看得那么准确。

   但另一面。

   赵统自从独当一面开始,便一直连续取得胜利,从未有过丝毫败绩。

   展现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

   且诸葛亮也详细的关注过了平南中的全过程。

   特别是依靠攻心之策七擒七纵孟获。

   足以说明,即便赵统年纪小,却依然对人心把控并不会太差。

   这也是目前诸葛亮徘徊不定的因素之一。

   思虑了许久。

   诸葛亮面上神情方才重新冷静下来,待坐定后,提笔修书一封送往汉中。

   关于是否任用孟达一事。

   他觉得,还是将赵统的忧虑一并转述给刘备。

   之后,究竟是否还继续启用孟达镇守东三郡,就由其决断了。

   而在这面还在徐徐思索之时。

   自汉中平定以后。

   汉、川两地间的信使往来就极其频繁。

   特别是当法正、黄权劝诫称王的提议被否决后,二人便再度一起私下思索着对策。

   私下。

   二人聚在一起。

   黄权此刻面色凝重,先行说道:“现今之见,如之奈何也?”

   “主公执意不受,却该如何应对否?”

   闻言,法正面色不变,依旧是极为冷静的神情,缓缓说着:“这倒是无有大碍!”

   “现在汉中已下,主公基业已成。”

   “若不称王以正其名,也无法向天下宣誓自身的正统性。”

   “特别是现在当今天子被居于深宫之间,若没有王的名号,主公一直以来所打出的汉室宗亲旗帜便将会丧失应有的作用。”

   “而能否令主公如愿以偿,还得我等在努力一番。”

   此话一落。

   法正心底很清楚。

   现在的刘备内心深处也肯定是渴求能够称王的。

   但以他目前所身处的位置。

   却不能太过急功近利。

   让外人说三道四。

   “孝直,你的意思是再度汇聚群臣,一齐劝诫乎?”

   黄权亦是聪慧之人,连忙就反应过来,连忙说着。

   “公衡所言不错!”

   “现在只是你我劝诫,主公断然是会言辞拒绝的。”

   “接下来,我们得循循渐进,集结一众群臣一齐上表劝进。”

   “到最后,在由领军征战一方或者是牧守一方的大将,诸如关将军、张将军,马孟起等一起上表。”

   “如此,主公方才会同意设坛登王。”

   法正此番话语一落。

   也几乎是瞬间之间就得到了黄权的附议。

   紧随着。

   二人计议已定。

   便各自开始互相联络起来。

   短短间的功夫。

   汉中郡的文武诸臣,以及驻防后方成都的大臣等。

   都不约而同的接收到了法正,黄权二人的提示。

   众臣纷纷心思活跃而起。

   称王一事与他们自身利益也是息息相关的。

   故而。

   成都的众臣们也各自书写起劝进表。

   他们选择与刘备效力。

   除了有他自身的人格魅力足够吸引人以外。

   大多数文武诸人也是奔着能够出人头地来的。

   刘备称王。

   那他们现今间的地位也会随同一起水涨船高。

   也就唯有似赵云,诸葛亮这般的少数几人或许是自始至终都心怀着复兴汉室的伟业。

   而成都的劝进信,最终是与诸葛亮为首的劝进表一齐送往了汉中。

   诸臣们已经在暗暗大造着声势。

   刘备尚且对这一切还并不知悉。

   现在的他,还依旧坐镇于南郑,关注着各方战事,总揽全局。

   他此时也是收到了先前诸葛亮再度送来的书信。

   自然也从中得知了赵统关于坐镇东三郡人选的提议。

   关于此事。

   刘备召来了一向擅长管理人才选拔的黄权,询问其意见。

   待二人一番商谈过后。

   黄权已经得知了赵统关于东三郡间驻防的人选。

   刘备方才是面色不显,徐徐相问着:“公衡,阿统所言,你觉得何也?”

   一言而落。

   黄权稍作思索,遂又郑重拱手道:“主公,依权之见,赵小将军自独当一面以来,便接连不断的取得胜绩。”

   “想来是有数分过人之处的!”

   “且他还与孟太守于攻略东三郡一战间,有过协作。”

   “或许小将军就是在这段时日里方才是发现了孟太守有数分端倪,不适屯驻于此战略要冲。”

   “但又心存忧虑,担忧主公任命其坐镇于此,或许是出于考量之下,才会特意修书一封送往成都呈递与军师的。”

   话至此处,他又是稍微思吟了一阵,方才道:“主公,权以为小将军此番提议,值得重视!”

   “且若是军师能够说服或是确定原太守蒯祺可堪大用,便也可以令其主导三郡之间的政务之事。”

   “此人久经东三郡,对于当地民情都无比熟悉。”

   “如此,也利于当地的安稳。”

   只不过。

   话锋一转,黄权话语顿了顿,亦不由提醒着:“但此人终究是曾经在赵小将军携部兵临城下时,曾表现出宁死不降的一面。”

   “为保东三郡的安危。”

   “权以为,若是当真重新任命蒯祺主导东三郡,主公可再另择一将进驻上庸,一方面是掌军,以为整顿军备。”

   “另一面,亦可以当做是监视三郡间的时刻动向。”

   “在暗中传令于关将军,令其随时关注一番三郡战局,以防生乱。”

   “如此,汉东三郡或可高枕无忧矣!”

   一语落的。

   黄权这席话也算是说到了刘备的心坎里。

   刘备不过是稍一作思量,便瞬间定夺了下来。

   “公衡之语,甚合我心。”

   “那就按此方案送回成都,令军师调度一应人事任免。”

   吩咐完指令,他又忽然脑海里思绪飞转。

   好一会。

   他面色方才重新镇静了下来,微微说道:“至于派遣前往上庸驻军的将领,就令副军中郎将刘封提领一军前往吧。”

   “主公圣明!”

   听闻着刘备的人员安排。

   黄权也未感觉到有何不妥。

   诚然是这样。

   原房陵太守蒯祺乃与诸葛氏是连襟关系。

   若是诸葛亮能够确定此人是真心归降。

   那这一切也就问题不大了!

   而刘封乃是假子,有其督镇、监视东三郡,也实属正常。

   将此事定夺下来!

   关于东面的汉东三郡便尘埃落定。

   东面的其余一应旁枝末节的细微事务皆由诸葛亮去操持完善便好了。

   也不用在让他本人去时时盯着处理。

   忙碌完一桩桩的事件。

   刘备重新将目光定准在了西面的陇西战事。

   由于派遣出的斥候尚且还未回返。

   此刻的刘备心下也久久不能平静。

   心间时时心心念念着战事的过程究竟如何了。

   艰难的熬过多日。

   由张飞,赵云联名送回来的战报如实的呈禀了当今前线的战局。

   前线战事一切顺利。

   己方已经攻略了武都郡。

   驻军武都一线的曹军已经接连退回了关陇境内。

   全据了以汉川之地为首,秦岭已南的所有领地。

   看完了这一则则的汇报。

   刘备面上的笑意方才是尽数显露。

   也流露出了由衷的面容。

   紧随着。

   他与谋主法正一番商议过后。

   开始差人往武都,陇西行去,传递新一步的作战指令。

   而号令也很简单。

   “现汉中大局已定,孟起可遣散各路羌氐部族,徐徐退回羌中。”

   “翼徳、子龙可携本部之可战之士从旁予以协助配合退散。”

   这一道道的指令传去。

   也将预示着这场已经发生了大半载的汉中争夺战宣告逐渐告一段落。

   也以刘备军占据汉中全境为全胜而告终!

   基本稳定了前线战事后。

   ……

   陇右附近的战场形势。

   也忽然格外分明起来。

   原本,由马超号召诸羌部族携手推进至陇西境内后。

   陇西所屯驻的曹军军力并不甚多。

   初期以费曜为首的曹军将领也是接连败退。

   最终只得坐困守城关。

   未有了丝毫继续出城作战的心思。

   即便是之后奉命携部赶赴前来的郭淮所部。

   也并没有办法能够击溃势力强盛的羌族大军。

   更何况。

   现今之间,实际的指挥者还是当初威震凉州的西凉锦马超。

   并且其身旁还有庞德等一众骁将尚在。

   郭淮的到来,也只是令陇西战局稍微是稳定了下来。

   令羌人大军无法逐步蚕食各地。

   两军在接下来的时日里。

   也在陇西大地上相持不下。

   听闻陇西方面发生了羌人叛乱,起兵来袭的消息过后,凉州刺史张既也亲自赶赴了天水郡的郡治冀城坐镇。

   这日。

   张既于府间再度召集了从事杨阜商议对策。

   “义山啊,丞相携精兵主力攻略汉中,却是被阻阳平关下,直至刘备军主力的到来都尚且未破关。”

   “听闻现今之间,丞相已然是败走陈仓道,正徐徐往关中方向撤离。”

   “现在刘备已经是取得了全面性的大捷,独占了两州之地,正值军威大盛之际。”

   话落至此处,张既面上的神色也渐渐生出了数分的忧虑,眼神也略微有些凝重起来。

   话语顿了顿,随即方才继续说着:“而现在马超所号召而起的各部羌族,亦是对我陇西之地虎视眈眈。”

   “陇西乃是河西数郡接连陇右之地的通道所在。”

   “若陇西一旦有失,则凉州将会被敌军彻底分割。”

   “到那时,恐河西数郡不保矣!”

   一番番的话语徐徐而落。

   张既率先是做了一番目前战局上的分析。

   随即才切入正题,问询着:

   “义山,你觉得,刘备是否会携此大胜之机进犯凉州,以图一鼓作气攻略陇西乎?”

   此言而落。

   即便是张既,此刻心下也是全然没有底。

   毕竟。

   现在他位任凉州刺史,若是在他的任期,丢城略地。

   即便此番战局的影响是由于主力的败退所导致。

   恐怕他免官也是避免不了的。

   一想着这些。

   此刻他眼神里就流露着浓浓的期待之色。

   闻言,杨阜面色却依旧是一脸笑意,丝毫没有紧张的神情,轻笑着:“其实刺史不用如此紧迫。”

   “刘备军虽取得了汉中大捷,全据了汉中全境,因此而独占两川。”

   “可他现在是绝没有进犯凉州之势。”

   “刺史不用那么担忧!”

   一言而落。

   听闻着杨阜如此予以回应着。

   张既心下方才是松了一口气。

   只要刘备军不趁机进犯,那么他就放心了。

   可听闻杨阜却是以一副极为轻飘飘的语气如此说道。

   他又有些不太放心了。

   遂思吟半响后,再度确认着:“义山,当真如此?”

  海量资源,每日更新,精彩福利视频尽在:https://www.ssa77.co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