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幼麟传

第三百一十一章 八阵

三国幼麟传 山药泥饭 2511 2024-04-29 15:19

  正沉思间,诸葛亮一敛笑容,忽叹道:“古今战阵之术、练兵之法皆可推演,唯独上古八阵图,吾只闻其名,未识其真也。”

   他见姜维露出震惊神色,侧首问道:“伯约可知八阵图忽?”

   唐朝诗圣杜甫曾数度作诗感慨诸葛亮平生,其中有一首诗名为《八阵图》,曰: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诗如其人,创作八阵图与下三分之计,可并称为最能代表诸葛亮才华的两桩事迹。

   对此,姜维二世为人,岂能不知?

   当下抱拳答道:“史载黄帝始置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

   诸葛亮抚掌赞曰:“不错,八阵图乃王者之阵,堂堂烈烈,下无匹,八阵若成,此后行师,竖不覆败矣。”

   顿了顿,又叹道:“只是八阵图博大精深,变化无穷,吾在南阳时曾研究其法,十年求索,也只得管中窥豹而已……”

   姜维却正身危坐,诚恳坚定道:“维坚信总有一日,军师定能掌握此法!”

   诸葛亮受他情绪感染,笑道:“如此,借你吉言。”

   ******

   从大司马府公署出来,差不多已是午饭时分。

   姜维处于假中,按例不能享用公厨,便策马返回家中用膳。

   沿途,一直思索诸葛亮口中的兵法和八阵图。

   起来,后世对诸葛亮的才华颇有些争议,特别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诸葛亮长于治,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但情况当真如此么?

   历史上,随着刘备兵败夷陵,白帝托孤,诸葛亮迎来艰难困苦、却光芒万丈的下半生——摄政大臣,总理国务。

   在这个阶段,他经历了开府、盟吴、练军、南征,北伐,积攒了大量宝贵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经验,接合广览群书积累下来的知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由是战绩彪炳,下敬仰。

   南中叛乱,他领军亲征,半年而还;

   第一次北伐时,以赵云为偏师,成功牵制曹真大军,主力西出祁山,速下三郡,关中响震,若非用错马谡兵败街亭,几乎达成断魏一臂之战略意图;

   第二次北伐之战略目是得是替东吴牵制曹魏,故而大军只带一月粮草,围困陈仓吸引张合,张合兵至,诸葛亮战略目的已达,便粮尽退兵,退时阵斩魏将王双;

   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击退郭淮,遂平二郡;

   第四次北伐,割麦上邽,破郭淮、费曜,击司马甲首三千,退兵时射杀名将张合;

   第五次北伐,屯兵五丈原,司马懿龟缩不敢出,任由蜀汉大军与当地百姓同耕,几乎要扎根关中,一直到诸葛亮病故,大军方才无奈退却。

   可以看到,纵观诸葛亮一生之战斗,几乎都是在敌国境内发生,往往都能攻城略地,斩将夺旗,再差也能保全大军全身而退。

   但碍于蜀汉国力上的不足,以及宿敌司马懿坚守之应对,诸葛亮数次北伐,往往因故退换,战略上皆不能竞得全功。

   但在战术上,特别是在他用兵的后期,八阵图的威力似乎发挥到了极致,魏兵根本不敢出来交战,战则必败,蜀汉以步御骑,正面战场堪称无担

   可以,诸葛亮最大的敌人不是魏国军将,而是粮草和时间。

   司马懿赞其下奇才,再结合之前与魏国的战绩,足可判定诸葛亮军略之才根本不在内政才华之下。

   他在晚年着成《兵法二十四篇》,详细记载了他几十年来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经验。他本人更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完成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成为忠臣之楷模,智慧之化身。

   三国第一名臣,当之无愧!

   这样的人,不论后世标新立异者如何抹黑,亦当青史流芳,光耀万世!

   ******

   “二兄,你终于回来了!”

   姜维回到家中,堪堪踏入门庭,却见率先赶来迎接的并非姜文、姜武两个,而是一袭绿裳,巧笑嫣然的关银屏。

   他揉了揉眼睛,又惊又喜道:“银屏!你怎在簇?”急忙上前相迎。

   时隔半年重逢,只见年前这名少女长高不少,更显亭亭玉立;又许是蜀中水土养饶缘故,此时的她肤白胜雪,越发显得玲珑可爱。

   两人甫一见面,关银屏原本抑制不住得微笑着,待到两戎近,不知为何,她的眼眶蓦然变得通红,滚烫的泪水不住涌动。

   姜维见状一愣。

   只见关银屏螓首轻垂,胸膛微微起伏,颇有些哽咽道:

   “好的很快便回,怎得一去便是大半年……还不曾捎回一封信件,我也是从二兄处才能偶尔听到你的消息……平白教龋忧……”

   “原是为此生气啊。”姜维拍了拍她的背脊,轻笑道:“人在异地浴血奋战,每日朝不保夕,又无驿站马夫可供支使,自然不得捎回家书了。”

   关银屏乍闻“朝不保夕”四字,顾不得耍性子,倏忽抬首,拉着他的衣袖,关切问道:“可有受伤么?”

   见她眼中噙泪,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姜维心中突然一软,不自觉温声道:“我每日都盼着回来见你们,怎能轻易负伤呢。”

   话间,姜文、姜武两兄弟赶来迎接。

   背向而立,姜维用手轻轻拂去关银屏眼角的泪珠,低声道:“莫哭莫哭,平白教人看了笑话。”

   顿了顿,又道:“我给你捎了礼物,一会且看看中不中意。”

   终究是少女心性,陡遇这般温言软语相哄,关银屏只觉心中无限欢喜,顿时破涕为笑。

   两拨人刚刚靠近,姜维即指使道:“阿武,将大宛马牵来。”

   姜武闻命而去,不多时,牵来一匹通身火红、头细颈高的半大马儿。

   姜维转向关银屏,介绍道:“此马是我自西海一名豪杰处赢来的,乃是纯种的大宛马,如今只得两岁,再过一年便可驱驰……”

   话间,关银屏早已围着马儿转圈打量起来,她见此马虽未长成,但四肢修长,皮薄毛细,颇有几分赤兔马的风采。

   赤兔是父亲关羽当年纵横下的名驹,她睹物思人,一时竟有些恍惚。

  海量资源,每日更新,精彩福利视频尽在:https://www.ssa77.co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