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幼麟传

第四百六十九章 卧龙之才

三国幼麟传 山药泥饭 4030 2024-04-29 15:19

  第470章 卧龙之才

   汉军以有心算无心,兔起鹘落间的功夫,匈奴人对左翼的包抄企图已然宣告终结。

   汉阵正中,张嶷正对刘备、诸葛亮做细致汇报,就在这时,右侧数百步外的密林内忽然噪声大作,滚滚烟尘透林而出,显然有大批人马正在涌动,不多时,清脆的兵器交接之声,战士们迎敌的呐喊声震耳响起。

   刘备忍不住起身观望,皱眉道:

   “定是那边的匈奴骑兵听到动静,同步发动攻势了!”

   诸葛亮从容不迫道:

   “臣已派孟琰砍伐树木,散乱道旁,匈奴人若要强攻,唯有下马一途,两军步战,匈奴人毫无优势,守上一日半日,不在话下。”

   刘备观望了好一阵,见孟琰身披重甲,手持刀盾,领着虎步军亲自搏杀与一线,其人运刀如风,死守阵地的模样引得刘备大声赞道:

   “今日得见,方知孟休明真南中猛将也!”

   观望一阵,虎步军虽然占据了密林外延,有木桩、石块等简易的防御工事作为支撑,短时内无被击破之虞,然密林中有越来越多的匈奴步卒涌出,也不知后续还藏有多少,只瞧得刘备忧心忡忡,拍腿叹道:

   “敌军入林,最好的办法便是火攻,只可惜眼下已到春季,吹得是东南风,我军位于密林西北,若要举火,怕不是要烧到自己,哎,眼下也只能靠虎步军不惜性命,据林而守了。”

   诸葛亮忽道:

   “天有不测风云,火攻一道,未必没有机会,只等孟琰死命守上一阵,静候风来……”

   与匈奴的战事绵延近月,现下已到三月光景,北地虽然寒冷依旧,但风向已变为温润的东南风,不再如刀割一般寒冷生疼。

   迎着刘备惊讶的目光,诸葛亮长身而起,面北而立,凌空伸出一掌,感受着风中丝丝气息,凛然道:

   “昔日赤壁水战,时处冬季,西北风固然强劲,还不是倏忽变向,刮了三日东南风?今时属惊蛰,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然生发之间,尤有变数。臣昨夜仰观天象,空笼薄雾,气候先湿而后干,干却又润,显然近日之内,东南风与西北风将轮流刮起,争夺交锋,我军只消静静等候,一俟西北风起,便是火攻之际。”

   话音落下,一丝凉意闪过,诸葛亮宽大的衣袖向后微微飘动寸许。

   但这股动静似乎一闪即没,诸葛亮的衣袖恢复如常,一如未曾飘动,仿佛幻觉。

   刘备将信将疑,只瞪大双目殷切观望。

   片刻之后,更大的风团追波逐浪,接踵而至,吹的诸葛亮衣袂飘飘,猎猎作响,更吹得砂石飞走,枝叶沙沙。

   风冷似刀,刘备却顾不得面颊生疼,又惊又喜:

   “果如孔明所言,这西……西北风果真来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对着张嶷吩咐道:

   “掷油包入林,引火箭燃之!”

   “末将得令!”

   张嶷抱拳应道,旋即转身退下。

   时已有不少匈奴步卒杀透密林,在密林边缘与虎步军做殊死搏斗,这一部匈奴人明白知晓,一旦能突破防御,突入汉军本阵,势必引得汉军心惊胆寒,届时便是右贤王正面发动总攻之时,故而人人奋勇,个个死战。

   而负责防御这一段的孟琰身着重甲,领着虎步军死命截杀,寸步不让,双方枪来箭往,战做一团。

   就在这时,数十名膀大腰圆的汉军力士扛着半人大小的油包,奋力掷入林中。

   刘备目不转睛,瞧得分明,疑问道:

   “这油包中装的是何物件?”

   诸葛亮道:

   “此前数战,匈奴人多有马匹战死,遗漏在山头。将士们处置尸首时,臣特意着他们收集马匹身上的油脂,原拟用作山头防御,不想今日适逢其会,刚好作引燃之用。”

   刘备缓缓颔首,赞许道:

   “还是孔明考虑周全。”

   又有数十弓箭手紧随力士之后,在盾牌手的掩护下,朝着油包落地初一顿乱箭,箭头被油松点着,跌跌撞撞,落入林中,落在树上、地上,登时火星四射。

   一丝火星溅射到浸润的油包之上,只一刹那,冲天大火旋即燃起,此时正逢冬春之交,草木干枯,草木一点即燃,火苗四散飘荡,只盏茶的功夫,灰白色的密林旋即被熊熊燃烧的火光笼罩,大火借助风势,浓烟弥漫,仿佛狂舞的乌云,似要吞噬世间万物。

   灼热的浪潮汹涌袭来,无数匈奴兵眼见后方火起,惨叫连连,败下阵来,张嶷又率领力士,朝着匈奴人群不住扔出油包,油包沾油即燃,火焰爆烈,周遭匈奴人瞬间葬身火海。

   大火熊熊,将晨间天空已经照成白昼般,天边透出妖艳的红光,预示着这场屠戮不过是才揭开序幕,绝望的气息在密林中飞速传播。

   右贤王曲备将这一幕瞧得清晰,惊恐道:

   “眼下吹得是东南风,汉人居然用火攻,他不怕引火烧到自己吗?”

   只是浓烟烈火只一味朝着东南方向播散,右翼的匈奴士卒惨叫连连,恐怖之声声荡彻原野,而位于密林西北侧的汉军却是毫发无损,便是连浓烟都不曾沾染一丝。

   曲备仰天长叹:

   “汉人莫非会妖法不成?”

   左右两翼的失利,令这位素有智谋的右贤王顿时失了理智,只见他长鞭一指,咬牙道:

   “全军压上,便是用人命去填,也要将汉军正面一举破开!”

   单于号角再一次吹响,战阵前方的数千匈奴铁骑再无藏掖,纷纷弃弓扬刀,催动战马,齐齐向汉军前锋发动冲锋,一时马蹄如雷,攻若狂潮。

   “来得好!亮侯你多时矣!”

   诸葛亮安坐将台,不动如山,羽扇每摇一下,便有一道指令传出:

   “白耳兵持续射击不停——”

   “无当弩手左右环伺,以连弩射之——”

   “无当盾手顶替虎贲卫防线,护阵型不散——”

   “待匈奴前锋抵近,其速必为拒马所阻,着张苞领虎贲卫逆向冲击,绞杀匈奴前锋,一俟得手,即可回转!”

   他每出一令,便有一员传令兵飞速退下,赶到对应的部署中传递,这番布置堪堪说完,汉军方阵旋即琳琳而动,毫无半刻迟滞。

   望着诸葛亮有条不紊发号施令的模样,刘备面上依稀浮现出一丝喟然,斯人在浮山防御战事上的表现,一时如潮水般纷至沓来。

   刘备戎马倥偬多年,对于御军之术,自有独到的认知。

   在他的经验中,治军之道,在于准确识别将领的才能品性,因其才具性格授予职位,并分配其才能足以匹配的任务。

   循着这一套以人管军的方式,无论是对敌还是为政,皆能收预期之效。

   但诸葛亮不然,他的治军之术另辟蹊径,自成体系,旷世未闻。

   掌军不过半个来月,他几乎重组部署建制,创办新的命令传送之法,他甚至能准确报出每一位伍长的姓名,每每临阵,他的命令可以立时传达到每一队什伍之中,前线敌情的变化,也能瞬间反馈回统帅所在。

   防御浮山期间,匈奴人仗着人多势众,屡番攻上山头,形势几度危机,有好几次攻势猛烈,甚至令刘备也感到绝望,几乎要亲自上阵拼命。

   但诸葛亮沉着淡定,凭借一道道流水般的指令,一什一伍穿梭调动,往往能在不动声色间挽回局势,救败军于水火。

   这套高超的临阵指挥之术,诸葛亮称之为正兵之法,循着这套办法,全军反应迅捷,进退如一,堪称如臂使指。

   与此同时,他对器械也有更深的认知,再是无用的一车一箱,一木一石,在他手中排用落列,自然而然便能生出诸般妙用。

   譬如浮山防御战后,收集马匹身上的油脂一举,这是刘备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但在今日却发挥了意外功效。

   故而半月以来,任匈奴攻势如潮,强横爆烈,汉军岿然不动,只当他清风拂岗,明月照江。

   如此倒也罢了,偏偏他对地形、气候的认知,更有独到之处。

   譬如今日行军途中,诸葛亮一眼便看中这左倚石堆、右靠密林之处,提议结阵防御,依靠地利与占据兵力优势的匈奴人周旋,且真的占据了大大的上风,仿佛提前做了预演一般。

   诸葛亮不仅文治赫赫,这番战场筹划调度之才,更令刘备汗颜,心道便是二弟关羽复生,也不外如是了。

   一想到关羽,他的心头猛然一紧,脑中倏忽闪过一个念头:

   “倘若那日我取了士元上策,那么士元未必战死,如此一来,孔明只管坐镇荆州,无需提兵西进矣,那时他与云长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江陵自然也就固如金汤,万无一失,云长也无殒身之虞,哎,可惜啊……”

   就在他神游天外之际,阵前的对决已分高下。

   张苞领着虎步军,以箱车拒马为靠,反向冲锋,辅以后排弓弩手连绵不断无差别的箭雨弩海,杀得匈奴骑兵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余者惴惴,不敢再冲,败下阵去。

   汉军将士高呼胜利,却闻诸葛亮幽幽叹道:

   “可惜此处只来了万余敌手,呼厨泉帐中当还有三万之数,若能再引一万人马来此,则伯约擒王之计,当再添三成胜算。”

   刘备闻言,微微一笑,收敛心神,猛然喝道:

   “叔至,竖我将旗!”

   说话间,跳下将台,翻身上了一匹雪白神骢,自顾驱马前进,踏至阵前,气贯丹田,凛然喝道:

   “汉室后裔刘玄德在此,蕞尔匈奴,还敢放手一战否?”

   他年岁已高,声音不甚洪亮,但此刻居高临下,又有北风相送,一时方圆数百步内,皆清晰可闻。

   远处是熊熊燃烧的大火硝烟,背后一杆绣有“刘”字的高大旌旗高高竖起,其情其景,昭烈非常,引得周遭汉军热血沸腾,齐声呼喊,万胜之声,放声响彻,似要冲破云霄。

   曲备面色铁青,钢牙欲碎,沉默良久,召来一名亲信,咬牙道:

   “快请单于派兵来援,今日不杀刘备,誓不为人!”

  海量资源,每日更新,精彩福利视频尽在:https://www.ssa77.co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