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幼麟传

第四百七十六章 龙城飞将

三国幼麟传 山药泥饭 4406 2024-04-29 15:19

  第477章 龙城飞将

   战役虽然大获全胜,但此处到底还是匈奴人的地盘,加上汉军人少,并不是刘备说将河套之地收归治下,就能收归治下得,还需从长计议,收尾之事决计不可马虎,故而待众人冷静下来,诸葛亮提醒道:

   “首恶已除,匈奴人群龙无首,当务之急,理当尽快夺取单于大帐,接手辎重,妥善安置受伤的将士。”

   徐庶笑道:“好教孔明知道,破呼厨泉大军时,庶已请托伯约遣一支骑队占据大帐,如不出所料,那儿的粮草军帐,业已为我军所有,我军只需徐徐向前,赶在天黑前抵达便可。”

   刘备喜道:“还是元直想得周到,待此间收拾妥当,即刻出发,今晚朕要杀牛宰羊,犒赏三军!”

   将士们闻言,皆轰然欢呼,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诸葛亮又道:“眼下尚有两支完整的匈奴残骑,分别在龙门口与留营与句扶、马岱两路偏师纠缠,我军须尽快击退两路匈奴骑队,接应句、马两位将军。”

   刘备颔首捻须道:“此诚老成持重之言,敢问哪位将军愿受此命?”

   话音落下,姜维、马超齐齐出列,抱拳道:“臣愿往!”

   这两人皆是战功赫赫的猛将,足可担当重任,刘备自也放心,正待应允,张飞忽出列抢道:

   “伯约年轻力壮,自是此去接应的不二之选,但你马孟起嘛,刚抢了生擒呼厨泉这泼天大功,难道连这点微末小功都不放过?这第二路,便由俺去!”

   马超双眼一瞪,争锋相对道:

   “那马岱是某家族弟,某去接应,正是责无旁贷!”

   姜维念道张飞这是担心马超的身躯已是强弩之末,找机会让他歇息,他也正有此意,当下上前劝道:

   “两位将军休要再争,无端伤了和气……想那马岱兄弟,与某有救命之恩,小子不才,斗胆请命前往接应。再说句扶,身为羽林卫左丞,属我二兄关兴麾下,不如由我二兄领衔救援,必能安然而归……某这番提议,两位将军以为妥否?”

   却说张飞、马超此前因争功发生意外,刘备心有余悸,听闻姜维提议,当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此议甚妥,便着伯约、安国二人前往接应!”

   他这一表态,反倒令张飞、马超不好再作坚持,冷哼一声,各自退下。

   而关兴自脱离骑队潜入浮山以来,早已心痒难耐,闻言大喜,迫不及待接下差事:“末将得令!”侧首去望姜维,却见姜维也弯眼对着他笑,仿佛在打趣说,做兄弟的怎会不知你那蠢蠢欲动的小心思?

   两人正待退下收拢骑队,诸葛亮忽拉住二人,语重心长道:

   “此事关系重大,一可打通去往关中的道路,二可控制留营中的匈奴老小,以为后计,万望小心!”

   又命人取来缴获来的单于之号和单于大纛,分别递于两人,吩咐道:

   “只消将呼厨泉战败的消息告知两路匈奴人,吾料其必不战自退,此番出关,我军折损太多人马,不宜再添损伤,须保存实力,以袭取长安为上。”

   “遵命!”

   两人郑重接过,约定事成之后在单于大帐汇合,随后各领一路骑兵,分头出发。

   诸葛亮则开始指挥各部,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徐庶望着他忙碌的身影,感叹道:

   “虽暌违十余载,然孔明事无巨细,了然于胸,又能亲力亲为,孰无谬处,诚一如往昔哉。”

   刘备微微愣神,幽幽道:“若非孔明沉着调度,我这条老命,怕是要葬送于此了。昔日只道他长于运筹,不想于临阵一道,亦有独到之处,今方知确是我刘备小觑了。”

   ******

   单于大帐今已换了主人,营地内外,汉军将士们点起堆堆篝火,宰杀牛羊,大快朵颐。

   大帐之内,刘备高坐铺了虎皮的主位,左右文臣猛将环列,大帐四周火盆烧得正旺,驱走夜间寒气,温暖如春。

   羊毛编制的毛毯上铺满了炙得喷香的烤肉,众人抓在手里,吃得满口流油,聊些战中趣事,间或发出阵阵哄笑,气氛大好。

   刘备终究上了年纪,吃了两口,也便饱了,伸出衣袖擦了擦油亮的嘴角,将话题带到正事之上。

   “我等与关中断绝联络已有旬月,也不知子龙与文长那儿情况如何,按理说,此地不宜久留,我军应当速速入关才是。只是,匈奴虽溃,终还有半数逃窜,朕担心若不管不顾,自顾走后,匈奴人为求一线生机,许会卷土重来,重生南下之心,恐更难治,不知各位有何良法?”

   这是在寻求长治久安之策了,徐庶对此早有准备,率先开口道:

   “庶以为,当取以夷制夷之策。”

   刘备见他成竹在胸,顿时来了兴趣,说道:“愿闻其详。”

   徐庶抱拳凛然道:“今汉匈大战方歇,匈奴疲敝,贵种死伤殆尽,牛羊粮草又不足以供养全族,可谓元气大伤矣,故庶以为鲜卑、羌胡诸族必虎视眈眈,择机吞并,匈奴五部自顾不暇,就算卷土重来,阵仗也未必如今日之盛。”

   “然则匈奴王庭位于河东平阳,距关中近而离诸胡远,若这一部匈奴人执意南下,行鱼死网破之举,又当如何?”

   徐庶微微一笑,不答反问:

   “陛下可知光武初年,匈奴分南北两部,光武帝审时度势,拉拢南匈奴以为屏障,共拒北匈奴之事乎。”

   刘备颔首道:“自是知晓,建武二十五年时,南匈奴受命出击北匈奴,生获北单于弟左贤王,又破北单于帐下,降其众合万余人,得马七千余匹、牛羊万头,北匈奴震怖,北却千里。”

   “不错,自那以后,北匈奴远在漠北,再不足为虑。今我等可视匈奴五部为一个完整的匈奴,只消拉拢其中一到两部,供其衣食,收执人质,便可依为屏障。此庶以夷制夷之第二步,分而治之术也!”

   “好一招以夷制夷!”

   这话对答考虑周详,听得刘备点头不已,旋即问起应当拉拢哪一部为好,如何供给衣食等细节。

   徐庶郎朗作答道:“此处单于大帐中的粮草,可供十万人马三两月支用,若节省一些,支撑上半年光景,也大抵足够,我军只消将这些粮草搬运至龙门,并派遣一支劲旅扎住,按期拨付粮草,那些须受供养的匈奴便好比被捏住命门,除了俯首听命,岂有第二条路可走?至于拉拢何部,伯约不是前往攻取留营了么,届时只消以留营中的匈奴父老为依,着其招募亲族,并重新任命听命于我军的新任单于,居于龙门与平阳之间,一为监督,二作屏障,如此诸事可定也!”

   “半年之后,粮草用尽,又当如何?”

   “并非全然供养,还须得发动此部匈奴耕牧并举,半年刚好渡过青黄不接之期,待到秋粮新收,幼畜长成,便可生生不息,俯仰自足矣!”

   “此计大妙!”刘备听得疑虑尽去,抚掌大赞。

   诸葛亮出言提醒道:

   “元直之计,妙则妙耳,但若要实施,却殊为不易,我军须派驻一支劲旅,紧扼龙门口及阳夏,一为防备,二作接应,除此之外,还须一位熟知北地诸族舆情之人居中主持,方可称善。”

   徐庶听到这里,朗声大笑,长身而起。

   “此计既由庶首倡,那主持之职,自责无旁贷,悉请陛下委之!”

   刘备面色微动,起身踱了两步,终是蹙眉回首道:

   “以君之才,朕自然相信足可胜任,但你我方才相聚,如何又要分离……”

   徐庶正色道:“伯约尝谓我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庶自秉侠道,毕生所求,不过汉土不染胡尘,百姓不受夷扰耳。此番身虽暂别,神却与共,陛下何故效此小儿女之态?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诸胡之长治久安,还在我社稷根基之稳固。只盼陛下南下之后,速取长安,半年内将关中王霸所资经营得固若金汤,届时河套、河东诸地,不论速取,还是缓图,皆易如反掌!在此期内,庶必然殚精竭虑,守好这北境关隘,不教胡马生出染指南下之心!”

   这番话掷地有声,震耳发聩,帐中诸人肃然起敬,尽皆动容,纷纷起身抱拳,以示敬重。

   徐庶团团抱拳,以示谦逊。

   帐下,受到感染的马超忽得出列,顾盼道:

   “不是说还须一支劲旅扎住么?元直先生且看我马家骑队,可堪驱驰否?”

   徐庶瞧了他一眼,惊喜道:“久闻马将军名震西陲,诸胡信服,今日又生擒呼厨泉,声威胜天,若得天将军坐镇于此,必收事半而功倍之效!”

   马超大笑转身,对着刘备一拜到底。

   “臣自入帐以来,蒙陛下重用,于潼关下手刃曹洪,大仇得报,此生无憾。臣观关中魏逆,几已扫荡一空,仅长安孤耸,坐困愁城。臣料关中战事,再无铁骑用武之地,故想向陛下请命,允臣在此辅佐元直先生镇压诸胡,他日云台画将,臣也是要追随骥尾的,万望陛下提携!”

   “元直、孟起,真龙城飞将也!”

   刘备激动难耐,拍案而起。

   “匈奴之事,便尽数交托二位,得二位襄助,朕北顾无忧矣!”

   ******

   月如银盘,斗转星移,一彪人马披星戴月,闯入营帐,原是姜维驱散走盘踞在留营左近的匈奴人、接应好马岱突骑营后,留下一队人马看管留营,随后回转复命。

   对于马岱的英勇表现,刘备自然不吝夸赞,一番寒暄,着二人入帐歇息用膳。

   徐庶顺势就留营虚实,做了仔细询问。

   军议还在继续,大帐中的篝火通宵达旦,不觉东方之即白。

   帐外马蹄震响,又有一彪军马疾风而至。

   刘备笑着:“必是安国马到功成矣。”

   不多时,帘帐掀起,带入一阵凌冽晨风,关兴满脸喜色,入帐复命,在他身后,闪出一员银袍将军,哽咽道:

   “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刘备见到来人,双目登时一亮,又惊又喜道:“子龙!伱……你怎么来了?”

   赵云的突然到来,引起帐中众人一阵惊呼,纷纷上前见礼,赵云不及回应,只略微点头应过,对着主座之人回道:

   “陛下出关多时,臣放心不下,领着本部赶来接应,只恨兵少,被匈奴人阻在龙门口下,不得寸进。好在昨夜安国吓退龙门守兵,臣才得以长驱直入,面见陛下……”

   刘备大笑,亲自下榻相迎,边走边道:“子龙既来,朕便知关中无恙也!”

   赵云欠身颔首道:“臣与文长围困长安如旧,并无异样,定国固守潼关,也自稳固……臣此番出关,寻访陛下,一为救驾,二则还为护送一人陛见,有要事禀报——”

   话音落下,赵云忽自帘后拉出一人,说道:“陛下请看,是谁来了?”

   刘备顿足,定睛望去,只见来人一袭文臣装束,风尘仆仆,登时便是一惊。

   这一惊非同小可,来人竟是数月之前,受命出使东吴的邓芝,不想数月之后,他的踪影竟出现在距离东吴万里之遥的并州大地!

  海量资源,每日更新,精彩福利视频尽在:https://www.ssa77.co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